今年的立秋感覺和往年一樣熱,而且居然被貼上四個“60年一遇”的標簽,顯得又那么與眾不同。這四個標簽分別是“晚、包、母、閏”,聽上去像念經一樣,字字珠璣,字字千斤。翻譯成凡間俗語,其實就是今年立秋時間是下午,所以是晚立秋;先立秋再出伏,就是所謂的秋包伏。今年閏六月,立秋的日子正好還在閏月里,上一次遇到這情況的還是1965年。那一年的夏天徐家匯的氣象臺報出了40.2 ℃的高溫,報紙形容說馬路上“柏油溶溶、車夫赤足奔走有如沸”。是的,那時候的上海還有黃包車,拉車的車夫還有赤腳的。那一年的夏天,畫家陳逸飛從新上海美專畢業了,他和他的同學們成了這個學校最后一屆的畢業生,夏天過后,學校就停辦了。
60年后的夏天,陳逸飛的畫展還在浦東美術館繼續展出,一樣是高溫,一樣是走過立秋,時間像是穿堂風一樣,帶著熱哄哄的潮氣,吹過黃浦江。今年立秋日是閏六月十四,為雙數,民間有“公秋爽、母秋兇”的說法,所以綜上所述,今年的秋老虎是更兇,更厲害。
中國人對老虎一直是畏懼的,但凡有些難面對的人就會把它形容成老虎。比如女人兇,就被人叫成“母老虎”,《水滸傳》里管老虎叫“大蟲”,潑辣的顧大嫂被叫成母大蟲,客人少給一文錢她都能舉著道追到街口。上海人管這種女人叫“雌老虎”,滑稽戲《七十二家房客》里的二房東,就是典型的雌老虎,雌老虎厲害起來,房子都會抖三抖,那住在房子的男人,更是生無連戀了。
您已閱讀19%(582字),剩余81%(253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