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新德里旅游景點的一家小干果店,柜臺前張貼著Paytm二維碼,顧客結賬時掏出手機掃一掃就完成了支付。
在印尼首都雅加達街頭,摩的司機們穿著Go-Jek的綠色制服,載著行人在擁堵的車流中穿梭。
馬來西亞女生們下班之后聚在小咖啡館里,打開的是Hermo這個軟件,上面琳瑯滿目的化妝品引起了姑娘們的討論和笑聲。
這些東南亞的普通生活場景,均來自本土的創業者們的創業成果,Paytm被稱為印度版支付寶,Go-jek被稱為印尼版滴滴打車,而Hermo是大馬版聚美優品。
很顯然,在創業創新方面,東南亞受到了中國創業熱潮的影響,“這里有更多人想變成馬云,而不是扎克伯格?!碑數貏摌I者說。
中國浪潮席卷東南亞2012年,出生在印度北部小城阿里格爾一個普通家庭的印度青年維賈伊?謝卡爾?沙瑪(Vijay Shekhar Sharma)在香港第一次聽到馬云的公開演講后,萌生了在手機上做印度支付寶和淘寶的想法,并付諸實踐做出了印度版支付寶Paytm。
5年后,維賈伊成為《福布斯》雜志評選出的印度最年輕的億萬富翁。而他創辦的電子錢包,只用了兩年時間,用戶量就升至2.4億,成為全球第三大移動支付平臺。
“有兩個事情對Paytm影響是最大,一個是和螞蟻金服成為戰略合作伙伴,二個是印度廢鈔。”維賈伊說。
其實,維賈伊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反映了一種趨勢——東南亞的企業都在尋找中國靈感,無論是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以及新聞APP等領域。
“在很多年之前,我們大家都會說中國的創業者或者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人在學習硅谷的經驗,或者拷貝硅谷的技術,今天這個現象已經改變了,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是,硅谷已經在向中國學習,學習中國先進的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本S賈伊的感受,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不謀而合。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對自己的民眾發表國慶講話時反復稱贊中國的移動支付,他認為,新加坡打造智慧國的規劃離不開移動支付,而中國走在電子支付領域前沿,需要積極向中國“取經”。新加坡政府近期公布了“智慧國家2025”的10年計劃,移動支付計劃成為其努力推廣的五個戰略性國家項目之一。
前不久,李顯龍訪華接受采訪時,再次表達了對中國巨大改變的稱道, “三十多年來,我見證了中國巨大的改變”, “在基礎設施方面也有很大變化,比如機場、高速公路、高鐵、通訊和電訊網絡等”。他甚至表示,中國這一變化,在人類發展史上都堪稱奇跡。
來自一帶一路20個國家的留學生從另一種維度證實了中國影響力,他們投票選出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網購、共享單車、支付寶,這些都是中國人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日常。
中國人的移動生活方式正在被帶往全球種種跡象表明,一個全新的浪潮正在開始從中國蔓延開去,東南亞因為與中國的用戶行為極其相似,成為最先受益的地區。
更遠的國家,包括硅谷,也在開始借鑒來自中國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2017年6月,福特公司宣布進軍共享單車領域,選擇毗鄰硅谷的舊金山作為首個落地的城市。
在《大趨勢》作者奈斯比特看來,“中國在人類即將到來的新浪潮中取得領先地位,我毫不懷疑205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中心。”
事實上,判斷一場新浪潮是否開始起勢,一個重要維度是看所謂發源國的創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是否開始向周邊國家蔓延。從東南亞復制中國的熱情來看,中國正在成為全新浪潮的發源地特征明顯。
《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里夫金近期指出,“美國已開始走下坡路,中國和德國將引領全球新一輪全球新浪潮?!薄妒Э亍纷髡邉P文?凱利明確表示,“中國將成為全球創新中心,包括互聯網,包括機器人,包括AI?!?/p>
其實,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都默默無聞,每個能稱之為“浪潮”的時刻,無不是科技在一兩個國家突然加速,呈指數級集中爆發的結果。
計算機之父馮?諾伊曼把這個加速的結果稱為“奇點”:一旦超越了奇點,人類當前的生活方式將被改變。
如今,奇點再次臨近,這回奇點的發源地,輪到了中國?!爸袊顺薄闭谙砣?。
中國浪潮元年如果說與之前幾次浪潮有些什么不同,中國浪潮實現的是“讓普通人從中受益”。科技的偉大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持續創新,引領人類文明向前,這是美國硅谷的基因;另一種是把領先的科技成熟化、低成本化、普及化,從而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這是中國互聯網的基因。
肯尼亞只用了4年時間讓1400萬用戶可以使用移動支付,印度的Paytm只用了2年多時間讓2個多億用戶使用移動支付,螞蟻金服只用了幾年時間讓移動支付成為5.2億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這些短期內實現的變革在數字時代之前都是無法想象的。
僅憑對普通人高效地帶來更好的生活,給世界帶去更多平等的機會,就足以讓這波新浪潮必將被歷史大書特書。
與此同時,相比西方國家的強硬態度,中國顯得更為友好。在國際貿易中,歐美設置的一些隱性壁壘導致了與東南亞國家的矛盾和沖突,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得到一定的發展,但一些西方國家“強國”看待“弱國”的眼光還是沒有變。
中國則本著友好合作的態度與其交往,且不干涉別國內政,同時又能照顧到各方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進行平等的交流與合作。因此,不難總結為什么東南亞國家為何會積極響應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
正如《經濟學人》在2016年8月的一篇關于中國科技巨頭的報道中評論,西方用戶正在經歷著一個被中國成功商業模式所塑造的移動互聯網世界。如果一家公司想要對移動商務的未來有所了解,它就不能只盯著硅谷,而應該將目光放到太平洋彼岸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