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在DeepSeek掀起的技術浪潮中,伴隨逐步明朗卻又帶有戲劇色彩國際地緣格局的變化,對于微觀個體來說,無論是個人財富還是職業發展,我們都滿懷期待卻又不得不有一點“焦慮或遲疑”。在剛剛結束的周末,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在上海、北京兩地校區同步開啟高金MBA2026級招生政策發布系列活動。李峰副院長、朱寧教授等高金頂尖學者、校友和特邀業界先鋒走上高金講壇,與各位心懷高遠目標、不畏時代挑戰的學員、好友們共同拉開高金2025年MBA論壇年度巡回活動的帷幕。FT中文網作為上海交大高級金融學院的媒體合作伙伴,將繼續參與、支持SAIF2025年MBA系列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項目執行主任、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倪海英老師為京滬兩地同學帶來“實踐培養再升級,打造終身學習生態”主題分享,并詳細介紹了高金2026金融MBA全面升級的課程體系。
李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會計學講席教授、中國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聯席院長

“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培養工程師思維,加強對科技的理解、人性的洞察;這將是MBA培養體系革新的方向?!?/p>
技術顛覆:開源生態重構全球AI格局
李峰教授指出,DeepSeek R1模型以其技術性能與開源生態對行業形成重大顛覆,尤其是開源模式直接降低了AI的應用門檻。DeepSeek的橫空出世,不僅“震驚了全世界”,也對中國未來科技發展提供了很強的提振信心的作用。
同時,DeepSeek等AI技術會帶來深遠的影響:在短期內,AI作為一個“協同”角色,可以做很多輔助性工作;在中期,很多工作可能會被“替代”;而在長期,AI則會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資本啟示:耐心資本與科技創新的共生
針對DeepSeek成功的要素,李峰教授表示:創始人本身的極客文化精神與自有資本的耐心造就了DeepSeek的成功。他還以波音公司和英偉達為例,指出“因為華爾街過度關注短期投資回報,波音公司大幅回購股票與分紅,導致研發投入下滑,新機型推出遲緩,最終因品控危機元氣大傷”,反觀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堅持投入CUDA生態,扛住華爾街壓力,證明偉大的創新需要抵御資本短視”。而資本缺乏耐心的關鍵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包括投資人對技術路徑及趨勢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投資人與管理層的信息不對稱。
教育重構:AI時代的MBA教育改革方向
面對AI對商科教育的沖擊,李峰教授探討了MBA教育的未來方向:首先,堅持問題導向:要把以理論和學術為導向轉為解決問題為導向,課程設計需回答“解決什么真實商業問題”;其次,建立對科技的理解:課程體系里應該加入技術普及性的科技模塊知識,建立對技術路徑的直覺判斷;第三,培養工程師思維:培養“分拆問題-迭代優化”的系統方法論;最后,加強人性洞察:投資人需要加強對創始人和管理層的性格、品質的理解。

圓桌討論
AI重塑商業價值:從工具革命到認知升維
在以“AI時代:顛覆與創新,重塑商業價值”為題的圓桌環節,交大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林新華博士、機器之心創始人CEO趙云峰圍繞AI應用場景與MBA人才培養展開了深度對話。
林新華
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

從技術角度看,DeepSeek的成功與量化金融存在“強人才關聯”,“低延時人才在高頻交易中是非常重要的”。他表示,尤其要加強對科技素養的培養,他建議MBA教育可推動“跨學院聯合課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趙云峰
機器之心創始人CEO

趙云峰重點分享了對耐心資本的看法,他坦言,“耐心資本是稀缺的,但卻是非常必要的,相信通過金融機構、AI信息服務機構、政府和有情懷的基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創造出耐心資本的新形式”。對于MBA教育,他認為其核心價值在于搭建一個長期的、跨領域的橋梁,為不同領域的人才提供合作與資源共享的平臺,推動思維與價值觀的碰撞。
朱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

在全球宏觀投資領域,"黑天鵝"的常態化特征日益凸顯,這要求投資者必須清醒認識到市場信號辨識與趨勢預判的復雜程度正在指數級增長。在此背景下,個人投資者亟需構建多元包容、長期累計增長的投資組合,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在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無論是企業投資還是個人投資,都應該規避頻繁交易、天真多元化、地域集中、行業集中、追漲殺跌等投資誤區。對于大眾投資者群體,建議采用多元化、制度化的投資方式,即通過公募基金實現個人與專業資產管理能力的嫁接。在個人的日常投資中,運用被動指數型工具的定期定額投資機制來對沖市場波動,在不斷建構自己的金融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理性、長期的知識累積和不斷加強深度思考的能力,用長期主義的邏輯幫助非專業投資者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實現資本的長效增值。

圓桌討論
從“+AI”到“AI+”:產業升級的范式重構與價值共生
龐佳軍
中信建投電子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人工智能行業聯席首席分析師

二級市場永遠以中年思維投確定性,產業波動中尋找穩錨、重構投資邏輯:AI人才正成為生產力的新內核,他們腦中的理念與理解力,本身就是可迭代的“最大模型”。
桂曙光
騰飛資本合伙人、騰飛科創研究中心主任

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中,數據正成為最為稀缺的核心戰略資產,其供給能力與資源協調能力對于“IT系統配合AI應用”這一過程至關重要。同時,AI在助力企業運營、提供數據來源方面前景廣闊。盡管AI概念火熱,但嚴肅商業場景的深度應用仍處早期,數據基建薄弱的企業尤其面臨長周期磨合挑戰,短期內難現規?;瘍r值突破。
張文卓
夸密量子創始人兼CEO

張文卓作為國內深度參與量子科技和隨機算法的學者,在從科研轉向創業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商業化實踐,摸索了一套技術成果轉化與現實應用場景銜接、落地的經驗。他認為AI大語言模型可被視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次信息革命,其演進路徑與第二次工業革命,即電力革命高度相似:正如電力作為二次能源重塑工業體系,大模型通過基于數據的生成能力形成智能"新基建"。訓練過程如同發電,推理則如同用電,最終將發展為全民共享的基礎設施,成本攤入網絡使用費。技術變革帶來雙重機遇:一是通過智能化改造降低傳統行業(如醫療、教育)成本,實現服務普惠化;二是催生當前信息時代沒有的新業態,如同電力催生工業時代沒有的影視產業。當前基礎模型研發如同早期發電站建設,雖需巨額投入,但奠定技術標準。未來價值爆發點在于各行業與AI的深度融合——所有領域都將如依賴電力般,最終依賴AI大模型,這既是必然趨勢,也是創新的核心戰場。
楊昌鵬
如意智能創始人兼CEO

開源本質是后發者的市場策略。行業后
倪海英
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高金MBA項目執行主任

在兩場活動中,倪海英老師為同學們詳細解讀了高金MBA項目傾力打造的跨學科、實踐性、落地性超一流的人才培養體系。倪老師提到高金MBA教育的初心始終是“通過技術穿透、商業驗證、資本催化培養與企業風險共擔,具有產業級技術認知的商業領袖。在教育回報率極低的今天,我們為什么還要學習?”圓桌討論后,從MBA教育的困境與革新談起,指出MBA教育應幫助學生構建元認知體系,培養反脆弱性,提高抗風險能力。
自今年起,高金MBA將進一步升級課程實踐體系,全新推出“Deep Live Learning Center(Deep LLC)”實戰課程,其中包括科技成果轉化及融資系列課程、并購系列實踐課程等模塊,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子“做中學、學中做”,以小成本試錯,用凸性思維對抗隨機性陷阱。
高金MBA致力于為學員構建以職業發展為核心的成長之路。2026級申請人的MBA探索之旅始于接受一次完整的、以“你”為中心的職業輔導——在“職業課程”中錨定方向,聽校友拆解職業規劃的實現路徑,在“職業輔導現場”中與職業導師面對面,獲得量身打造的專屬職業發展方案。
通過在高金系統學習的過程,我們希望同學們構建超越當下的‘元認知’知識體系,幫助我們長期保持理性、客觀、獨立思考的更高維度的邏輯框架,不論技術發展多快、商業模式如何改變,你都能夠從相對混沌復雜的信息中篩選出真實有用的東西。高金的MBA培養體系也在不斷更新、迭代、‘突破自我’的過程中,我們希望與同學們一起跨越這個時代,通過‘技術穿透-商業驗證-資本催化’的學習和實踐,培養與企業風險共擔,具有產業級技術認知的商業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