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產業并購迎來春風,諸多職業機會與廣闊上升空間隨之涌現。提及并購,民營企業座談會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為今年經濟注入強勁的暖流。同時政策層面更是暖風頻出,科創八條、并購六條等一系列利好政策,持續為產業并購的蓬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深圳市也在并購市場投入成果顯著,企業轉型升級走向高質量發展。上周末,由南山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指導,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深圳市南山區資本市場協會聯合主辦,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深圳市南山區海歸協會協辦的SAIF產業并購論壇成功舉辦。胡捷教授、徐欣、鄭祖華三位業界大咖登上高金講壇,為大家帶來一場思想的激烈碰撞,呈現一堂優秀的MBA主題實踐課、生動的并購案例分析課。FT中文網作為上海交大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的媒體合作伙伴,也將繼續支持SAIF2025年的MBA系列活動。
倪海英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MBA項目執行主任,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

并購幾乎位于金融領域金字塔尖,其所蘊含的能量巨大,既能創造超乎想象的價值,同時也背負著與之相伴的高風險。若涉足這一領域,需深刻洞察那些真實且往往被忽視、僅憑肉眼難以洞察的內容。高金的學生需首要秉持批判性思維,切不可盲目接納所聽聞的經驗與故事,而應深度挖掘其背后隱藏的邏輯與本質,構建起屬于自己的認知框架。倘若有一本書能揭示出成功者中 80% 源于隨機性,創業成功的因素里 60% 左右靠運氣,那么我們便能認識到平日里諸多現象或許只是噪音,并非真正有助于決策的有效信息。在并購這一復雜領域,精準甄別信息與噪音的能力尤為關鍵。

SAIF MBA教育的初心始終是“通過技術穿透、商業驗證、資本催化培養與企業風險共擔,具有產業級技術認知的商業領袖?!痹趦炐愕腗BA實踐教育中,高金開創性地推出“科學企業家”培養模式,深度整合學術前沿與產業落地。通過科技成果轉化實驗班,學生加入科技金融項目,可直接參與上海交大教授的前沿技術商業化全流程,從技術雛形出發,完成醫學美容、食品安全等領域技術場景定位、商業模式設計及市場準入門檻突破等重大環節;協助教授分析監管壁壘、對接供應鏈資源,并接受地方政府投資談判實戰訓練。同時,學生在并購、融資等高階實踐課中承擔真實責任,設計數字化并購模型、起草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投資協議等。目前氫能、量子區塊鏈等多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已獲資本青睞,驗證了“技術穿透+商業驗證+資本催化”的閉環能力。


胡捷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金融科技創新基地(南京)主任,東南亞中心執行主任

當全球化步入深水區,出海并購已成為企業突圍的利刃。從產品出海到合資建廠,從參股投資到全資并購,一方面是機遇,另一方面卻是風險。在政治層面,地緣政策變動、國家安全審查、數據隱私壁壘等政治博弈與合規雷區風險突出;在企業戰略層面,管理整合的"水土不服"、文化沖突的隱性成本、治理結構的適配難題,往往在并購后集中爆發。更需警惕的是,看似無關的行業周期波動、市場競爭誤判、杠桿濫用等暗流,常成為壓垮交易的因素。
徐欣
復星全球合伙人,復星創富聯席董事長、CEO,SAIF GES項目校友

復星是永不畢業的大學,堅守 “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 的使命,定位為 “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圍繞健康、快樂、富足打造產業生態。我認為并購業務的類型多種多樣,包括產業并購、與生態合作伙伴的夾層并購,以及基金并購這一最高境界。在并購時,應當遵循 “四個滿意”,即兩邊政府、管理層、員工、客戶滿意,同時追求合理的股權治理結構。依我來看并購是投資皇冠上的明珠,是人文藝術。中國未來十年將會是并購黃金期,從業者務必打牢基礎,展現人格魅力,把握好分寸火候,才能不被技術迭代淘汰。
鄭祖華
中集天達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CEO,教授級高級工程師,SAIF高金領航計劃導師

作為中集空港登機橋業務操盤手,我們以"內生裂變+外延并購"雙輪戰略實現涅槃:從凈資產負實現連續九年正增長。在跨境并購實戰中,我們三維聯合評估技術互補性、客戶協同性、與管理適配度,針對飛機環控系統的本土并購,通過供應鏈重構實現技術平移,打造出航空地面設備全產業鏈生態。當下中國制造正迎來"新出海時代",正如80年代日本企業開啟全球并購潮的歷史機遇。我們預見:具備產業鏈縱深整合能力的中國企業,將在高端裝備、智能制造的全球價值鏈重構中扮演關鍵角色。高金的學生可以在并購決策中施展專業價值、創造安全邊際,用結構化思維破解文化隔閡,以金融工具賦能產業升級。

立即申請 發現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