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未來五年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描繪出了詳細的藍圖,為更長時間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每五年制定一個規劃,這樣帶有計劃經濟影子的政策來源于當年的蘇聯的經濟政策,為蘇聯剛剛成立后的經濟起飛做出了貢獻。
五年時間,不長不短。好的政策可以繼續延續,不好的政策可以及時調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的70多年的經濟發展中,尤其是改革開放后將近五十年的實踐中,五年規劃的政策基本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使得中國產業從幾乎是零開始,發展出了世界上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這也是中國產業政策的精髓:瞄準好未來具有前途的產業,集中國家力量,在科技、土地、稅收、金融等方面進行全面支持。
這次十五五規劃同樣是一個全方位的政策規劃,但是如果我們從這些政策的排序來看,最重要一條政策顯然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您已閱讀16%(389字),剩余84%(1990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