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在接受FT采訪時,被問到能否想象一個沒有美國的世界。他沉吟片刻,說道:“我們正處在一個后美國的多極世界過渡期。舊的規則已經失效,新的規則還沒寫好?!边@句話,道出了東南亞當下的尷尬:美國在退,世界在亂,而夾在中間的國家,只能一邊觀望,一邊自保。
特朗普政府上任后,關稅、制裁、撤資與援助削減此起彼伏。過去十年,美國對東南亞的態度讓人捉摸不透:時而熱情高漲,時而冷風刺骨。就在幾個月前,華盛頓宣布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國產品征收高達 40% 的關稅,并凍結部分 USAID 項目。對企業而言,這是政策風險;對國家而言,則是一場信任危機。
相比之下,北京的步伐更加穩健。美國制造了不確定性,而中國正在提供可靠性。過去十五年里,中國已連續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根據中國海關及地方政府公開數據,2024 年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額達約 9,800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8%【1】。無論從供應鏈還是消費市場角度,東南亞都已深度嵌入中國經濟軌道。如今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攪渾供應鏈,無異于幫中國加速綁定周邊國家。
您已閱讀19%(460字),剩余81%(1982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