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給了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一對一會談的極大面子。但他也以印度與后者做生意為由,提高了針對印度的關稅。2月,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莫名其妙地對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翻臉。但本周,他親切地歡迎烏克蘭總統再次到訪。至于結束烏克蘭戰爭,他不會給予這個被侵略國家像美國給予日本、菲律賓乃至歐洲多數國家那樣的安全保障。但他不排除美國扮演某種形式的后盾角色。
對于所有這些模棱兩可的言行,人們的自然反應是,“情況本來可能會更糟。”我不那么肯定。
如果特朗普明確且始終如一地表明他正在放棄烏克蘭、歐洲和北約(NATO),那么歐洲將別無選擇,只能盡快做到在軍事上自立。當然,歐洲可能會失敗,但各方對于應該采取什么行動再無疑慮。如果特朗普明確且始終如一地表明他將誓死協防歐洲民主國家,那就不會有問題。在這兩種情景中,有一種是理想的。另一種情景盡管嚴峻,但卻是歐洲變革的動力:歐洲領導人和選民可以圍繞這個“常數”制定計劃。
您已閱讀22%(451字),剩余78%(157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