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穩定幣的發展引發廣泛關注,輿論熱議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國從學界到業界的兩種焦慮情緒:其一是對新技術沖擊傳統金融經濟體系的擔憂;其二是擔心中國在新的金融創新浪潮中落后于人,錯失新發展機遇。
中國于2021年全面取締了加密貨幣交易,并加速央行數字貨幣的推進,旨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資本安全與貨幣主權。但近年來,加密世界版圖出現重大變化,從早期的“取代法定貨幣或消滅銀行”,更多向主流金融體系靠攏,追求打造能夠與“現有體系共存、互操作的金融基礎設施層”。同時,加密貨幣行業對監管合規的重視程度也在日益提升,正逐漸扭轉和投機、洗錢、犯罪高度綁定的負面印象。與此同時,主要經濟體也在積極擁抱新的發展趨勢,主動探索和促進加密資產和主流金融的融合。穩定幣進入主流監管體系正是這一轉變的集中體現。
中國香港也在這一波浪潮中把握機遇,力圖躋身世界加密金融中心行列。雖然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可以借助香港探索離岸加密資產業務,但受限于經營許可數量和業務范圍限制,大多數中國內地的銀行、金融機構無法同步試驗探索和進行人才培養,其結果是將在未來金融基礎設施演變中處于被動;中長期這將削弱中國在全球數字化金融發展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甚至有可能在新的全球金融體系演變中被邊緣化。
您已閱讀16%(525字),剩余84%(281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