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被快速發生的技術顛覆、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全球轉型所定義的時代,第五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BEYOND 2025)不僅僅是一場科技大會——它更是一個戰略性轉折點。它有潛力成為啟動新一代亞洲與歐洲聯合初創企業的平臺:這些企業不僅擁有全球化雄心,而且擁有共享的設計、所有權和影響力。如果得到充分利用,BEYOND 2025將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這個時代的基礎不再是簡單的合作(cooperation),而是共同創造(co-creation)。
幾十年來,亞洲與歐洲之間的關系一直以合作為基礎。這一模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貿易額超過1.8萬億歐元,跨境投資持續增長,科研合作活躍。然而,世界已經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面臨著任何單一主體或地區都無法獨自解決的全球性挑戰。人工智能治理、能源轉型的推進、保障可持續的供應鏈,以及設定數字與工業未來的框架——所有這些都不僅僅需要雙邊對話,更需要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設計和共同的執行。
傳統的合作模式已經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它促進了獨立主體——政府、企業、生態系統——之間的結構化互動,同時保留了各方的自主性。通過貿易協定、技術許可、政策交流以及類似“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這樣的項目,亞洲與歐洲實現了并排行動。然而,合作模式很少能實現共同治理、知識產權共享或標準的統一化。它僅僅讓各方并排解決問題,而非協同應對。
您已閱讀30%(593字),剩余70%(13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