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紅色花崗巖雕刻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II)巨像,這位公元前13世紀的“萬王之王”,在開羅以西新建的大埃及博物館(Grand Egyptian Museum, GEM)中庭的三角形水池中高聳三層樓。這個大堂兩端敞開,無需空調,展現出21世紀的現代感,更讓人聯想到海灣地區的“明星建筑師”博物館。三角形入口由半透明雪花石膏立面上的象形文字勾勒,夕陽下泛著金色光輝。
這座重達80噸的國王雕像于2006年從開羅中央火車站外遷至大埃及博物館工地,當時正值胡斯尼?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執政:這位執政30年的總統于1992年提出了建館設想,但在2011年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中被罷黜。展牌上寫道:“1952年革命將英國軍隊逐出埃及后,當時的總理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Gamal Abdel Nasser)將這座雕像從孟菲斯遷來?!眱晌话<败娛聫娙恕糯c現代——之間的象征性聯系一目了然。
從展品說明中也可以清楚看出,如果歷屆現代政權曾借用法老歷史來彰顯自身權力,那么這批經過精心策展的藏品則為解構這種做法提供了工具。正如所有優秀的博物館——而大埃及博物館有望成為其中的佼佼者——它不僅帶來驚嘆,更為批判性思考提供了養分。
您已閱讀14%(529字),剩余86%(3247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