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戈德溫法則”(Godwin’s Law),在線討論持續的時間越長,拿希特勒和納粹進行類比的幾率就越接近于1。但這條法則是多年前提出的。如今,長時間的辯論演變成反猶陰謀論的幾率似乎差不多一樣高?,F在,各路名流——從美國副總統JD?萬斯(JD Vance),到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都在有意或無意地讓反猶主義再次聽上去得體。
美國的反猶威脅主要來自右翼。有望當選紐約市下一任市長的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因為批評以色列而被廣泛指控為反猶主義。將兩者等同起來是很成問題的。他否認這一指控,而支持他的紐約猶太人不在少數。即使馬姆達尼真的執行了國際刑事法院(ICC)對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逮捕令(他并不能這么做),那會是出于偏見嗎?68%的美國猶太人對以色列本屆政府持負面看法。馬姆達尼的批評并不出格。
再來看看萬斯。面對WhatsApp“青年共和黨人”群組中的一連串反猶仇恨言論,美國副總統輕描淡寫地稱其為未成年人偏好的帶著鋒芒的幽默。他指的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揚言要把政治對手送進毒氣室的論調。無論馬姆達尼還有其他什么缺點,他從未如此措辭。上周,一位保守派學生質問萬斯,“既然以色列的宗教信仰與我們格格不入,還公開支持對我們的宗教信仰進行迫害”,美國為什么還要幫助以色列?
您已閱讀32%(578字),剩余68%(123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