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中美兩國元首在韓國釜山進行了會晤。在這起受人矚目的頭條大事件面前,一些小事件往往就退隱在關注的范圍之外了,甚至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其中的一件小事件就是,在釜山會晤前幾日,原本前往中國訪問的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忽然取消了行程。瓦德富爾給出的解釋是,他在訪華期間能安排會晤機會太少。
這件在國際舞臺上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小事情”,在德國卻成了“大事件”。有德國媒體稱,臨時取消為德國總理默茨訪華鋪路的外長訪華之旅,是中德關系的災難性時刻。還有德媒甚至表達了一種屈辱感:在過去的一周,馬來西亞的東盟峰會、習特會晤、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哪件事情都比德國外長訪華重要?中國根本無暇顧及德國外長到底來不來。似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中美關系之上,沒有人有更多的時間和他談論德國所關切的問題。
德國新組閣的聯邦政府有意展現在對華立場上更強硬的姿態,而此次行程的取消被理解為某種出師不利。此前已經有消息透露,德國總理默茨可能會繼外交部長訪華后,開啟他上任以來的首次訪華之旅。而今,總理的首次訪華行程成為懸念。
您已閱讀19%(447字),剩余81%(186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