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作者“全球百人百訪”系列高端對話的最新呈現?!?/p>
迭戈?洛佩斯?拉米雷斯是 Dayston (www.dayston.com.mx) 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合伙人,Dayston 是一家總部位于墨西哥的領先跨領域法律和咨詢公司。在他的領導下,Dayston 憑借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體化的公司、稅務、財務和監管咨詢服務而享有盛譽,尤其服務于正在墨西哥擴張的中國和歐洲公司。
Diego 憑借卓越的客戶服務和價值創造獲得了錢伯斯 (Chambers & Partners) 的認可,曾為高凈值個人和跨國集團提供復雜的跨境交易、軟著陸、私募股權結構和遺產規劃策略方面的咨詢服務。
作為墨西哥執業律師,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該國最負盛名的法學院之一,并擁有稅法和銀行與金融法碩士學位。Diego 將精準的法律知識與戰略性商業洞察力相結合,帶領 Dayston 致力于提供創新、合規且具有全球視野的解決方案,將國際投資與本地執行相結合。
以下是訪談實錄。
問:近期,墨西哥與中國爆發了一系列貿易沖突,包括墨西哥政府提高自中國進口汽車的關稅,以及對中國出口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等。你認為這些行動背后的主要驅動力是什么?美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Diego López Ramírez:墨西哥聯邦政府最近提議對原產于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并與墨西哥沒有貿易協定的的商品征收關稅,這是由幾個相互關聯的因素所推動的。
中國已成為墨西哥繼美國之后最重要的貿易伙伴之一。然而,墨西哥政府指出的一個核心問題是兩國之間日益嚴重的貿易失衡和逆差。盡管近年墨西哥來從中國的進口急劇增加,但墨西哥對中國的出口仍然相對有限。這種持續的不對稱現象給聯邦政府帶來了政治壓力,要求聯邦政府通過征收關稅和其他貿易防御措施來保護國內工業,除非能夠談判出替代安排。
墨西哥政府表示,某些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可能以低于參考水平的價格進入市場——這種情況被視為潛在的補貼或傾銷——這可能會削弱當地生產商的競爭力,并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減少稅收收入。此外,這些措施似乎旨在阻止轉運和規避關稅的做法,即在墨西哥制造或通過墨西哥運輸的貨物可能會以優惠條件進入北美,以避免關稅或從自由貿易協定中受益。
另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是美國的影響,美國敦促墨西哥更緊密地與自身對華經貿政策保持一致。與此同時,墨西哥面臨著保護自身投資、貿易和工業優先事項的挑戰。鑒于美國重新討論對墨西哥商品征收關稅,這一舉措也可能反映出墨西哥政府將于2026年進行的 USMCA 審查之前向其北美合作伙伴展示響應能力的努力。
問:中美貿易戰爆發后,墨中經貿關系持續升溫,但相應的經貿監管措施卻相對滯后。你認為在貿易和投資領域迫切需要建立哪些法律規范?
Diego López Ramírez:一個尚未充分探索的選項是墨西哥和中國之間簽訂雙邊貿易協定的可能性。鑒于美國與墨西哥的貿易目前比墨西哥對中國的貿易額高出約五比一,這一舉措將是一項重大任務。盡管如此,還可以實施其他幾項措施來幫助緩和貿易緊張局勢并創造更可預測的經濟環境。
在我看來,墨西哥目前缺乏一個全面的機制來監督外國投資在與國家安全、地緣政治敏感性以及技術控制或交流等領域。建立一個法律框架來監督戰略基礎設施(包括港口、能源資產、國防和電信)的收購,并要求對涉及關鍵技術或數據基礎設施的投資進行事先授權,將為所有相關方提供更大的平衡和法律確定性。這種監管不僅可以增強國內公共和私人利益相關者的信心,還可以讓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外國投資者放心,同時緩解與在墨西哥市場保持戰略利益的其他國家的政治敏感性。
其次,墨西哥的貿易防御規范需要實現現代化和新的修訂。目前的法律框架發展緩慢,根據個案被動應對新出現的挑戰。制定更有效和自動化的監測系統,以更快的程序和更明確的證據標準加強國際貿易慣例,新設防止規避原產地的全面保障措施,并確保與世貿組織和《美墨加協定》規范保持一致,將有助于墨西哥建立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基于規則的貿易結構。
如果有效實施,這些措施可以通過增強相互信任和可預測性來加強中墨經濟關系。透明、數據驅動的貿易防御機制確保行動基于客觀證據而不是政治自由裁量權。及早識別風險因素將使兩國政府能夠通過技術磋商而不是被動制裁進行接觸,從而減少外交摩擦的可能性。
此外,明確的證據規則——包括公允價格、正常價值和損害幅度的定義——將為中國公司提供法律確定性和更強的合規激勵,同時允許它們在實施制裁之前自行調整或協商價格承諾。同樣,強有力的規避保障措施(例如,重新貼標或通過第三國運輸的貨物)將保護透明經營的合法中國出口商,將其與從事不公平行為的中間商區分開來。這種方法可以防止對合規公司的集體處罰,并營造一個基于公平、透明和相互信任的貿易環境。
問:墨西哥是中國對美國貿易的重要中轉站。同時,中國正在積極推動在秘魯的錢凱港建設。你認為墨西哥和南美國家在吸引中國投資方面存在哪些競爭?錢凱港如何影響墨西哥的貿易優勢?
Diego López Ramírez:隨著一些南美國家對外國投資采取更靈活的框架,整個地區對中國資本的競爭正在加劇。巴西、智利和秘魯等司法管轄區越來越多地將自己定位為對中國投資具備吸引力的選擇,特別是在物流和港口基礎設施的發展方面。秘魯的錢凱港就是這一轉變的例證:它挑戰了墨西哥作為亞洲貿易主要太平洋門戶的長期角色,逐漸侵蝕了墨西哥的部分物流和再出口優勢,將區域貿易軸向南轉移,并在投資競爭中創造了新的動力。
盡管如此,如果墨西哥對基礎設施進行再投資并利用其在《美墨加協定》下的戰略地位,它可以鞏固其作為該地區首選高價值制造業中心的地位,與新興的南部走廊互補而不是競爭。通過利用其靠近北美的地理位置以及遍布北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廣泛貿易、投資和雙重征稅協定網絡,墨西哥可以繼續成為全球生產鏈和區域市場之間的關鍵紐帶。
問: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來,你是否觀察到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經貿關系發生了什么新的變化?沖突主要反映在哪里?
Diego López Ramírez:美國和墨西哥之間的經貿關系再次面臨壓力。特朗普總統政府多次宣布可能對墨西哥商品征收關稅,理由是邊境管制和國家安全擔憂。盡管墨西哥聯邦政府積極與美國當局合作解決這些問題,但由此產生的供應鏈不確定性既影響了墨西哥的出口,也影響了美國企業的外國直接投資。
美國還加強了對內容要求的執行力度,尤其是在汽車和電子領域,堅持提高汽車的地區價值門檻,才能享受免稅待遇。因此,墨西哥組裝商面臨更嚴格的文件和海關核查標準,這減緩了出口并增加了合規成本。與此同時,西紅柿、鋼鐵和鋁等產品再次受到審查,在重新展開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后,這些產品的關稅被恢復或擴大,這進一步限制了墨西哥的出口表現。
此外,特朗普總統的“美國優先 2.0”議程優先考慮將生產回流到美國領土,甚至不惜犧牲墨西哥等“近岸外包伙伴”的利益。新的“美國制造擴張法案”提供稅收優惠,以鼓勵全面的國內制造,從而阻礙長期以來支撐墨西哥在北美價值鏈中出口競爭力的中間組裝模式。
問:2023年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與此同時,墨西哥大量進口中國商品導致巨額貿易逆差。這將如何影響墨西哥的外交政策?墨西哥是否會面臨中美選邊站的困境?
Diego López Ramírez:目前尚不清楚近期是否會實施任何其他的外交政策措施來解決墨西哥和中國之間的貿易失衡問題。墨西哥始終將自身定位為一個對各地區投資者開放且熱情的目的地,并以促進透明度和公平競爭的親商政策議程為指導。這種開放性體現在該國的《外國投資法》中,該法僅將極少數戰略性行業限制為政府或國內投資
墨西哥的外交政策歷來以審慎、中立和尊重國際法為特征,而不是基于短暫的政治考慮而結盟。在中美之間不斷升級的全球緊張局勢中,墨西哥一直保持平衡和中立的姿態,優先考慮經濟穩定和與雙方的建設性接觸。
在此背景下,墨西哥吸引中國投資(尤其是在制造業領域)的方式依然開放靈活,前提是此類投資包含切實的長期承諾,例如開發生產性資產、建立生產設施以及創造本地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墨西哥對主要旨在規避國內或國際法規,或可能損害國家利益并與其他商業伙伴產生摩擦的投資結構或做法持謹慎態度。這種平衡的立場反映了墨西哥與全球所有同行建立互惠互利、透明和可持續的經濟關系的更廣泛目標。
問:基于英國《金融時報》中文在全球華語世界的影響力,你有什么想對中國讀者說的?你對“墨西哥-中國”的關系有什么前景嗎?
Diego López Ramírez:過去十年,我有幸與多家大型中國跨國公司密切合作,這段經歷既令人欣慰又令人欣慰。在墨西哥開展業務的中國企業一直取得成功,他們發現墨西哥市場熱情友好、充滿活力且充滿機遇。如今,在墨西哥運營的中國企業已超過2000家,并且這一數字仍在快速增長。這一趨勢主要得益于三大關鍵優勢:墨西哥毗鄰北美市場的戰略優勢、其進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優惠條件以及其強大的國內市場。
我相信,美國近期政策措施引發的當前問題將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建設性解決,雙邊緊張關系也有望在下一輪選舉后得到緩解。墨西哥始終致力于在互利互惠和透明的基礎上建立長期、以價值為導向的經濟和商業關系。目前可能出現的挑戰,應被視作拓展、多元化和進一步加強墨中關系的機遇,從而構建更具韌性和前瞻性的伙伴關系。
(注:王英良,復旦大學博士,中開國際事務(NEIA)評論與研究主筆,主要研究產業投資與國家競爭,目前正在推動輻射全球的“百人百訪”欄目,力求以新穎的視角呈現世界與中國互動的信號與動態,微信號:porsche910114。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bo.liu@ftchines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