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頓(Tim Burton)是當今好萊塢最具標志性的導演之一。他的視覺風格如此獨特,以至于“Burtonesque”已成為專有形容詞:傾斜的角度、扭曲的樹木、哥特式奇觀,幾乎無人能完全模仿。伯頓的作品常在商業大片與獨立怪誕之間游走,他將B級電影美學融入主流,同時兼顧幽默與情感,但黑暗與怪誕的底色始終存在,即便是面向年輕觀眾的作品也不例外。
倫敦BFI Southbank最近重新放映伯頓20年前拍攝的人偶動畫電影《僵尸新娘》(Corpse Bride)。這部由伯頓設計角色的作品,以黑暗美學與幽默恐怖并置的敘事風格,充分體現了他獨特的視覺語言。隨后伯頓也到達現場,以“動畫世界”為主題做了公開訪談,與電影工作者和影迷分享自己從童年觀影啟蒙到定格動畫的創作歷程,并談到他對手工創作、聲音、音樂和角色塑造的理念。
伯頓自述,自己從小淚點就低,在飛機上看電影時也常忍不住掉眼淚。他又說,動畫帶來的情感沖擊比真人更直接,所以一直想回到動畫創作中:“即便同時在做其他項目,動畫依然能給我新的能量與靈感。真人電影里壓力很大,要考慮故事、演員和現場狀況;而動畫雖然慢,卻能讓我專注于純粹的表達?!弊罱?,他為《星期三》(Wednesday)第二季制作了一段定格動畫:孩子們圍著篝火講骷髏樹傳說。他親手制作小雕塑,用鐵絲當骨架,幾乎用勺子拼出來:“這樣反而更合適,因為民間故事不需要精致,而是需要樸拙質感。”我們在現場看了這個故事的片段:片中講述一個天才男孩心臟孱弱,發明機械心臟延續生命,卻被野心驅動,最終葬身于骷髏樹下。伯頓表示,這段僅兩分鐘的小動畫,用定格方式比真人拍更合適,“也更經濟”。不過,無論畫畫、電腦動畫還是定格動畫,本質都是演戲。他認為,必須把自己投射進角色,感受角色的喜怒哀樂,才能與觀眾真正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