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至今,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過山車式的高波動,除A股外主要資產年化波動率都超出歷史中位水平,但收益普漲格局也奠定了以高夏普率為特征的“投資大年”格局。值得關注的是,歷史上偏高波動的境內外權益代表性指數較中樞“升益控波”的表現顯著改善了相對其他資產的風險收益比,和中等波動的黃金共同占據了2025年顯眼的投資高地。
通過對照過去二十年大類資產運行表現,筆者發現以下特征事實:一是以中美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權益指數呈現出波動率長期收斂的特征;二是美元指數“一鯨落”是大類資產“萬物生”的必要條件,史上同期黃金均有夏普比率超越銅、油的表現;三是在“預防式降息”和越過關稅擾動尖峰后,全球風險資產在估值普遍修復的邏輯主導下呈現出夏普比率“非美強于美股,新興強于港股”的結構性特點。展望四季度,在貨幣寬松的序曲結束前,建議不要過早撤杯,以享受資產價格共振的紅利。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大類資產整體呈現出“高波動,高夏普”的特征。
您已閱讀19%(415字),剩余81%(181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