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官方數據顯示,8月,在中國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亦簡稱社零)同比增長3.4%的背景下,北京市卻出現11.4%的顯著下跌,成為各大城市中的“異類”。而且,這是在北京實行汽車和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又追加6萬個新能源小客車發牌指標的情況下發生的,結果著實出乎意外。
當月,除了餐飲收入繼續下滑,在北京市銷售金額較大的幾個商品類別中,汽車、通訊器材、文化辦公用品分別下跌21.9%、41.1%和45%,直接受惠于補貼政策的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也下跌14.3%。保持增長的只有日用品、化妝品和金銀珠寶三類。
把時間回溯到2024年初,自那時以來,北京市的消費品零售實際走出了一條步步下行的趨勢線,降幅不斷擴大。在“924”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一周年之際,這讓人擔憂。
您已閱讀11%(332字),剩余89%(281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