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免費校餐是如何演變到街頭騷亂的?推出理應最得人心的公共政策,即為孩子們供應營養餐,然而不到一年,一群暴徒洗劫了財政部長的住宅,這簡直是奇事一樁。這就是印尼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Prabowo Subianto)的手筆。這反映了他駕馭印尼經濟的奇特方式,而這個國家如果想要避開隱約可見的中等收入陷阱,或者是近在眼前的經濟危機,就迫切需要調轉方向。
印尼近期騷亂已導致至少8人死亡,一座地區議會大樓被縱火,直接導火索是向國會議員發放高額住房補貼計劃激起了民憤。然而從根本上來說,抗議者們是在發泄對自身經濟狀況的不滿,這包括缺少就業機會,中產收入受到擠壓,以及從經濟中受惠的是一小群寡頭而不是普通大眾這種感覺。
印尼經濟屬于資源驅動型,民眾長期以來就抱有這些怨言。該國已達到中等偏上收入(upper middle-income)水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5000美元,但離成為富裕國家還很遙遠。慷慨的公共支出理應是化解經濟層面不滿情緒的良藥,普拉博沃的計劃無疑也是很全面的:除了每年花費280億美元供應免費校餐,他還打算成立最多8萬家鄉村合作社,蓋上300萬套經濟適用房,擴大他的9000億美元主權財富基金Danantara。
您已閱讀30%(515字),剩余70%(121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