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一年一度的年中技術性氣候談判正在德國波恩舉行,為即將于11月在巴西亞馬遜城市貝倫召開的COP30氣候大會(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 鋪路。在多邊主義式微之際,今年的氣候大會被普遍視為聯合國氣候變化體制處在十字路口的關鍵且微妙的一屆。與此同時,一個由六家巴西本土環保非政府組織/智庫組成的代表團正在中國訪問。盡管在過去十多年里中巴外交和經貿關系迅速發展,但這還是中國首次迎來帶著明確環境使命的巴西民間機構代表團。
在為期兩周的行程中,代表團訪問了40多家中國機構或與之開展了對話,其中包括清華、人大、中國農大、中國社科院、中國農科院等高校與科研機構,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一帶一路”綠色發展聯盟等官方機構,以及多家中國本土或在華工作的國際環境非營利組織。
他們對此行非常重視,并且讓自己的善意具有能見度。代表團有一個專門的中文網頁,介紹其成員和使命,標題是“加強中巴可持續發展合作”。隨團有專門的記者在訪問期間持續發表在地報道。還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細節是,代表團為社交媒體內容專門制作的一幅配圖是朱紅底色上一只金色線描的“卡皮巴拉”(水豚),周圍環繞著中國傳統吉祥紋樣。水豚是巴西常見的大型嚙齒動物,因其溫順的性格在中國意外成為網紅動物。
您已閱讀9%(545字),剩余91%(5678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