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A股正在上演一場資本盛宴。上證指數已經突破3700點,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市場成交額連續多日維持在萬億以上。券商首席們紛紛喊出"慢牛"口號,高呼上證指數突破4000點大關指日可待。證券營業部開始熱鬧起來了,一些微信群里股票代碼已經開始滿天飛,甚至菜市場大媽也開始談論"科技龍頭"和"成長賽道"了……有分析師說,這場資本狂歡背后,是十年磨一劍的結構性改革紅利釋放,是流動性寬松催生的資產重估,更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鏡像反映云云… 他們預期牛市可持續,股市將代替過去二十年的房地產,拉動中國經濟轟隆轟隆向前。
然而,歷史經驗不斷告誡我們:多數人都認為是難得的機遇之時,風險往往悄然而至。遠的不說,就看看5年前踴躍在國內到處買房的人,都以為是買到等于賺到,結果我們都知道,這些人中的許多現在已經成為“負資產”一族了。在我們這片投資熱土上,當多數人都認為能輕松賺錢之時,我們得想想大家賺的這些錢從何而來了?這時候,我們需要有穿透市場噪音的智慧,更需要具備反群體思維的投資邏輯,以確保自己在集體亢奮中保持清醒。
一、這次真的不一樣?
您已閱讀10%(464字),剩余90%(4354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