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中國商務部的最終裁定,讓法國白蘭地企業感到一種靴子落地的如釋重負。在過去各種緊鑼密鼓的貿易談判中,從繳納保證金,到醞釀繼續上調關稅,最后宣布豁免34家符合價格保證的白蘭地企業不被征收反傾銷關稅。人們看到的是一場猶如過山車一般的緊張過程。
在2024年1月,比亞迪探險者1號即將啟航前往歐洲。比亞迪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電動汽車制造商,在這艘滾裝船上所裝載的電動汽車將全部銷往歐洲以及英國市場。法國國家干邑行業管理局(BNIC)作為法國干邑白蘭地行業的發展決策機構,在法國干邑地區需要面對上萬家的葡萄園以及直接或者間接與這一行業相關的7萬多工作者。回看這場干邑之戰,英國的《泰晤士報》說,干邑白蘭地企業覺得他們被巴黎和布魯塞爾忽視了,歐盟的官員覺得每年創造了30億歐元的白蘭地銷售額,與歐洲每年2240億歐元的電動車市場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歐盟在2024年10月4日集體投票,準備向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至多45%的關稅。中國商務部在歐盟做出上述決定幾小時之后公開譴責這一關稅決定是“不公平、不合規和不合理的保護主義做法”。2024年10月9日,中國商務部決定將開始對從歐洲進口的干邑白蘭地實施臨時關稅,稅率在35%至39%之間,在正式關稅實施之前,中國海關要求法國干邑的進口商繳納等值的保證金作為應對措施。中國商務部稱,保證金金額將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征,各公司保證金比例從30.6%至39%。自此,法國的干邑企業們開始成為了中國與歐盟之間電動汽車貿易戰的附帶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