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已經結束,其后是填報志愿,再往后是高校錄取工作。對于高考,不少普通民眾頗有信心,認為它非常公平。果真如此嗎?
近期董襲瑩事件爆出時,有網友在批評北京協和醫學院“4+4”項目(臨床醫學試點班)同時,對高考制度大加肯定:“董小姐一家的最強資源組合,給高考公平打了最強廣告。誰都不能避開高考,只能留學曲線救國。雖說高考有些死板,但對于普通人家來說,就是一個硬門檻,不管你有錢沒錢,有權沒權,分數面前一律平等,雖然不完美,但給了普通孩子往上一跳的機會?!?/p>
董襲瑩確實通過留學避開了高考,這是中國部分特權家庭的一種選擇。她到國外讀高中,而后上社區學院,其后轉學到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就讀經濟學專業。該學院屬于排名前20的美國文理學院,且是轉學錄取率相對較高的學院,遠比新生錄取率高。董襲瑩能如此“曲線救國”,或許有“高人”指點。
您已閱讀11%(372字),剩余89%(2991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