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間產業沖突是全方位的,這種沖突明面上涉及跨國公司攻防與產業優劣勢轉換,然在實際上,中美兩國競爭很重要的一面是對關鍵原料的爭奪。由于中美兩國均是全球重要的礦業大國,但中國的政商體制更倡導或更加善于“集中力量辦大事”,在長期有導向性的經營與運籌中,中國在特定礦業尤其是涉鋰電金屬與礦物上對美形成了顯著的優勢。當然,中國對美優勢始終處于一種變化的過程中。
石墨是一種天然軟碳,是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的關鍵礦物。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統計,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石墨生產國,占全球供應量的三分之二。直到最近,石墨依然主要用于鋼鐵行業,但電動汽車行業的需求正在激增。石墨是電動汽車電池組件重量最大的部分,每輛車的電池組中平均使用50-100公斤石墨作為陽極,即電池的負極,這大約是電動汽車電池中鋰含量的兩倍。據USGS數據,自2018年以來,以電池為最終用途的全球石墨市場規模增加了250%。在石墨方面,中國提供了全球67%的天然石墨供應,莫桑比克、馬達加斯加和巴西是中國以外最大的石墨生產國。而據中國粉體網報道,2023年全球石墨產量為160萬公噸,中國石墨產量123萬公噸,占全球產量的76.87%;馬達加斯加石墨產量10萬公噸,占全球產量的6.25%;莫桑比克石墨產量9.6萬公噸,占全球產量的6%;巴西石墨產量7.3萬公噸,占全球產量的4.56%;韓國石墨產量2.7萬公噸,占全球產量的1.68%。TOP5全球主要石墨山生產國家的產量合計占比95.36%。中國還將世界上90%以上的石墨提煉成幾乎所有電動汽車電池陽極所需的材料,這種量產優勢是壓倒性的。
據中國海關的數據,中國石墨的最大買家包括日本、美國、印度和韓國。包括特斯拉(Tesla)和梅賽德斯(Mercedes)在內的汽車制造商一直在竭力試圖保證獲取非中國供應商的石墨供應?;诂F實的競爭,中國在2023年10月宣布進一步限制優化石墨出口,對兩類高敏感石墨產品實施出口管制,分別是高純度、高強度、高密度的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品;以及天然鱗片石墨及其制品,包括球化石墨和膨脹石墨,共涉及9類海關商品,當然措施并不絕對禁止相關產品出口,但營運商必須先取得出口許可。該行動被認為是中國對美國進一步擴大限制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采取的回應措施。實際看,中國通過限制出口石墨這一手段力圖實現對美國的施壓和報復,這樣石墨就已經超越了一般礦業商品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