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周來,英國的經濟頭條一直慘淡。政府需在11月26日的預算案中填補數十億英鎊的財政黑洞。與此同時,英國長期政府借款成本升至199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甚至有評論人士談及1976年的重演——當時英國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貸款獲救。
有些說法被嚴重夸大了。英國在更高收益率下為其債券尋找買家毫無問題(最近一次金邊債券拍賣的認購倍數高達10倍),既無需捍衛任何匯率盯住,也沒有求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必要。英國政府債務的平均期限為14年,因此如果長期成本較高,英國可以轉而發行更短期限的債務。
盡管英國面臨財政挑戰,但這絕非個例。其他一些發達國家的問題更為嚴峻。以占GDP的比重計,英國目前的預算赤字低于美國和法國;其政府債務與GDP之比低于加拿大、美國、意大利和日本;其債務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低于加拿大、意大利和美國。
您已閱讀10%(361字),剩余90%(3145字)包含更多重要信息,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并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