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在首屆世界贛商大會上,主題為“新時代投資與產業發展的江西機遇”的投資與產業發展論壇圓滿落幕。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毛偉明出席論壇并做主題演講。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水平主持論壇。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金奇(James KYNGE)、安永咨詢大中華區行業聯合主管合伙人龐家德等海外知名專家學者代表,與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王有強,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經綸,獵豹移動CEO傅盛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
包括華融證券董事長祝獻忠、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全球合伙人唐斌;德勤中國合伙人金建、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滴滴出行首席發展官李建華、隨銳科技董事長兼CEO舒騁、大成基金經理溫智敏等知名工商界人士參加了論壇的圓桌討論?,F場有超過700位自全球的贛商企業家代表和全球知名機構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

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務副省長毛偉明首先發表主旨演講。近年來,江西省發展態勢良好,呈現出“四大特色”:主要經濟指標增幅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創新型江西建設成果豐碩;老區群眾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毛偉明副省長同時指出江西省發展潛力巨大,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第一,國家戰略機遇進一步疊加,江西作為古絲綢之路重要貨源地與一帶一路倡議、京津冀發展等密切相關;第二,江西作為全國唯一同時毗鄰長三角、珠三角、海西經濟區的省份,區位綜合優勢進一步顯現;第三,綠色生態品牌進一步唱響;第四,江西有重商、安商的傳統,謀事創業氛圍濃厚。毛偉明代表省委省政府呼吁贛商回鄉創業,建議主要聚焦于智能制造,歷史金融,現代農業,人才培養。

江西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水平主持論壇

英國《金融時報》副總編金奇先生就“一帶一路”戰略與江西的關系發表演講。金奇先生運用數字再次闡述中國的兩大傳統優勢,基礎建設和金融融資,并認為中國的四個創新成就了“新四大發明”——高鐵、電商、移動支付、共享經濟,都將助力中國增強全球影響力和吸引力。金奇先生還贊賞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所做的調節和努力,并鼓勵更多的贛商能夠來到英國投資。

安永咨詢大中華區行業聯合主管合伙人龐家德先生發布《江西省投資發展環境報告(2017年)》報告表明,江西的投資發展環境具備四大優勢:區位和交通半徑、相對低廉的綜合成本水平、優質的生態環境質量和雙向開放的前瞻戰略布局;江西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在中東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形成比較優勢、脫穎而出;二是在瞬息萬變的新經濟時代聚集和利用人才、技術、信息等高端要素、構筑創新發展的持續驅動力。對此,安永建議江西要發揮聚合的力量,廣借外力、激活內力、形成合力,打造開放合作的產業投資平臺,優化投資發展環境,在增強區域發展競爭力的同時,與廣大企業伙伴共享發展紅利。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女士認為,從四個交匯點和連接地入手,重新認識江西發展:第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的交匯和連接;第二,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的交匯融合;第三,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的融為一體;第四,江西通過立體化、智能化、綜合化運輸將國內、國外兩個市場連接起來;第五,江西是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的交匯點和連接地。針對以上優勢,陳文玲女士提出,江西的發展不一定照搬發達省份的經驗,可以創新思路,發揮已有綜合優勢。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王有強先生作為江西人,就家鄉的發展和機遇分享自己的認識。他認為江西的投資與產業發展呈現以下趨勢:產業融合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協同優化發展和支持產業綠色發展。王有強先生提出,江西作為國家中部重鎮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國家戰略疊加效應形成的重大機遇期,綠色資源優勢,現代產業體系和全面開放戰略。

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經綸先生結合保險業近年來的發展及泰康的醫養產業提出幾點看法。結合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醫養結合,劉經綸先生認為醫養產業將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他表示,今年2月泰康保險集團已與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署3年總投資200億元的戰略合作意向性協議,共同推進醫養健康產業,為江西人民提供更高品質的健康養老服務。

在演講的最后環節,獵豹移動CEO傅盛先生繪聲繪色地回顧創造獵豹的經歷,談及傳統互聯網已從邊緣成為中心,難有大創新的機會,創業者需要抓住新時代的新機會,如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傅盛先生分享了公司在AI時代的作為,并提出智能產品助力江西產業的愿景。

主持人王水平先生就七位嘉賓的主題演講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并宣布進入對議程,由著名財經主持人馬紅漫先生主持,華融證券董事長祝獻忠;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全球合伙人唐斌;德勤中國合伙人金建參與第一輪對話:新制造經濟的江西機遇。

華融證券董事長祝獻忠先生認為,江西今后要重點發展的方向不僅是產品,而在于資本市場,加強人才的進一步提升,高端產品和資本市場的嫁接,助推江西制造業的新發展。他希望企業能夠將生產、資本等要素整合起來,同時企業家需要具備國際化競爭力的概念和思維的高度。

柔宇科技創始人劉自鴻先生認為江西的制造業發展應從技術、產品和市場同時大力推進,努力使中國的技術創新在國際上得到認可,堅持工匠精神,注重品質。他希望具有國際創新力的產業在江西發展,帶動商業和產業鏈的發展。

復星國際高級副總裁唐斌先生認為中國的制造業產能過剩,面臨的經濟壓力很大,互聯網對制造行業的變革剛開始,未來趨勢還不確定。作為中國制造核心的中小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剛性需求、融資困難和人才需求的壓力,但配套體系不能夠滿足柔性化的生產和需求。復星目前圍繞著大數據、健康、智能,通過投資和產業,更好解決發展動力不充分的問題。

德勤中國合伙人金建先生認為制造業發展的難點在于產業鏈不完整、規模效益不突出。對此他提出幾點建議:在江西的資源型產業基礎上打造高端產業,主動引進高端技術;深度挖掘旅游資源,如開發全省旅游專列;利用宜居的自然環境優勢開發醫療養老產業;建立研發基地和物流基地,將省內各個產業聯系起來;軍民融合產業、航天航空產業也可以成為江西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二輪對話關注互聯網:“智慧與共享經濟的江西路徑”。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滴滴出行首席發展官李建華,隨銳科技董事長兼CEO舒騁,大成基金經理溫智敏參與討論。

用友軟件董事長兼總裁王文京先生認為智能+時代為江西信息產業帶來更多挑戰,新產業的發展需要建立在更高的基礎之上,趕上智能化的新浪潮。用友針對企業和政府的云服務,與江西省政府簽訂戰略合作,特別是針對企業來開展戰略合作。

滴滴出行首席發展官李建華表示自己和程維作為江西人,非常希望為江西做點事情。根據統計,2016年共享經濟的產值是625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共享經濟將達到1.4萬億。滴滴未來在江西的發展方向是共享出行和綠色出行,并且希望將共享汽車與智能交通結合起來,運用滴滴平臺,使交通更加科學。

隨銳科技董事長兼CEO舒騁認為智能+和互聯網+不是割裂的,智能+是基于互聯網+上的升級和迭代,具備更大的基礎數據、更充分的算法和更強的計算能力。對于中國的中小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先要選準一個產業鏈。隨銳基于這樣的考慮,選擇在企業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融合,在江西投資企業管理鏈化和數據驅動技術項目。

大成基金經理溫智敏認為智能手機下一步可能發展為芯片能夠自我學習,手機知道我們所有的數據和習慣,幫助我們做各種生活的安排。溫智敏先生認為,智能時代的基體是互聯網,是萬物互聯。未來我們的穿戴設備都會有芯片,可以將數據上傳到云端,通過大數據和計算,了解我們每一個想法,提供最好的方案。